首页 猩猩与狐狸的故事——胖虎小夫黄金搭档
文章
取消

猩猩与狐狸的故事——胖虎小夫黄金搭档

他,任性妄为、横行霸道、一手遮天的孩子王,座右铭“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的东西还是我的东西”。他的歌声堪比地震却以歌星自居,他的饭菜风味独特却还自定菜名……

他,娇生惯养、吊儿郎当、壕里壕气的阔少爷,常常炫耀自己家有别墅豪车,结识权贵名流。女孩面前阿谀奉承,长辈眼底装模作样,胖虎手下为虎作伥……

胖虎与小夫,两人为人处事风格迥异,如猩猩与狐狸一样风马牛不相及,却常常共同行动——或者说,这只狐狸总跟在猩猩身后。

狐狸的生存智慧

孩子们的生活常常不得安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胖虎四处为非作歹。他强夺孩子们的漫画玩具,对棒球队进行毫无章法的魔鬼训练,逼迫所有人听他的歌。

按理来说,这样霸道的孩子王应该是人人都讨厌的,小夫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小夫也不止一次表达过对胖虎的厌恶,“世界第一大傻瓜”、“大家都说你是我们这的一大公害”等话都出自他口,而一旦获得哆啦A梦的道具他也总会找胖虎撒气。那么,他为什么不联合所有的孩子一起对付胖虎呢?毕竟人多力量大,只要齐心协力,怎么可能战胜不了单枪匹马、众心所背的胖虎呢?

可问题,就出在“齐心协力”上。

孩子们并非没有结过盟。小夫曾号召大家不去理睬胖虎,企图以此孤立胖虎。可结果是,大雄以外的所有人在面对胖虎的威胁时都选择了屈服。看似牢不可破的联盟就这样轻易瓦解了。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想象:每个人都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会背叛自己,与其相信虚无缥缈口头誓言,少挨胖虎一顿揍似乎更实在。

虽然这个故事并没有选入45卷单行本,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摆在最高位,每个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样的集体自然缺少凝聚力。精明的小夫大概也知道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他不和大雄交好呢?毕竟大雄的身边有哆啦A梦,如果有机会接近哆啦A梦,得到强力的道具,那胖虎又何足为惧呢?听起来很完美,可现实情况比这复杂得多。

首先,在哆啦A梦来到大雄身边时,胖虎-小夫联盟已经成立,大雄已经饱受小夫欺负,小夫要再拉拢他谈何容易?光用金钱物质,不仅成本太高,而且显得相当虚伪;先与胖虎断交,诚意是有了,可风险又太大——毕竟大雄并不是什么可靠的人,小夫拉拢他的唯一目的就是哆啦A梦。

其次,即使小夫通过种种手段赢得了大雄的信任,这也并不意味着他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哆啦A梦的道具。如果每次用道具还是要另找借口,那跟不与大雄交好又有什么区别呢?再加上哆啦A梦对小夫本来就印象不好,不可能像对待大雄那样毫无防备。

事实上,每次小夫真正得到哆啦A梦的道具,也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再次,大雄这人过于弱小,自己与他结盟都不一定能对付得了胖虎,何况会欺负大雄的还不止胖虎一人。如果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还要受到大雄的牵连,那就得不偿失了。

综上所述,对于小夫来说,继续拍胖虎马屁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在大部分情况下自己的安全比其他人更有保障(没有哆啦A梦道具时);一方面,他可以利用胖虎的威慑力而确立自己的地位——也就是狐假虎威。而他要做的牺牲,就是对着那个头脑简单的家伙多阿谀奉承一会,多忍受忍受他粗暴的掠夺。这样一看,小夫选择跟在胖虎身后,也就不奇怪了。

有人说,胖虎就像美国,小夫就像日本。这或许是有道理的,可我难免要发出感慨:明明是孩子们无忧无虑共同玩耍的关系,怎么就牵扯上这么多心机呢?

猩猩的内心需求

当然,如果只有小夫单方面讨好而胖虎无动于衷,那么这个黄金二人组也就不复存在了。胖虎-小夫联盟得以形成,胖虎的作用至关重要。

胖虎霸道人尽皆知,这背后体现的是胖虎极端的自我。一方面他自私自利,“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的东西还是我的东西”这句名言充分暴露了他只会获取不懂付出,占有欲极强的心理。就算他有一次帮大雄找东西,也是抱着“这是我的东西”的心态来找的。

另一方面,他又自高自大,极度虚荣。他自诩为职业歌手,听到有人说他唱歌难听就大发雷霆,听到虚假的称赞却满心欢喜。其实不止唱歌,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做得有多差,他总希望自己不受批评,只受赞扬。

因为这种个性,胖虎虽然凭借威慑力获得了大把的玩伴,却难以获得真正的朋友。最令他心寒的是,自己过生日了,大家却非但不祝福他,反而都想着逃之夭夭。好不容易开起了生日会,大家却全无兴致。然而,或许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诱人,胖虎其实非常渴望真正的友情——以至于,他会因他人的一句奉承话、一次讨好的帮忙而会单纯地以为这就是“知心朋友”,高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因此,小夫在他耳边的甜言蜜语正好迎合了他内心的虚荣——或许虚荣这个词并不准确,这应该是一种过于强烈以至于病态的情感需要。小夫越是称赞他勇武,他就越相信自己男子汉的魅力;小夫越是叫他歌星,他就越相信自己是当明星的料;小夫越是说他是对的,他就越相信自己的力量就是正义……他对这样的话语毫无抵抗力,不知不觉间被小夫黏在一起。无论是在棒球队,还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小夫都可以和自己一起飞扬跋扈,颐指气使,尤其是一起欺负大雄。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享受不了的特权。

虽然“更高的忍耐力”并不属于胖虎给予小夫的若干特权之一——也就是说想揍人的时候他对小夫也是不客气的——但从他破天荒地借漫画给小夫的行为来看,他对小夫的友谊确实比一般人深。

胖虎-小夫联盟就在这种情况下悄然形成了。无论从哪边角度来看,这都是一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结盟:一边是小夫甘愿(这个“甘”字并不合适,小夫并不想受掠夺)被胖虎掠夺更多玩具等以换取孩子中更有利的位置;一边是胖虎稀里糊涂被小夫利用的同时从“知心朋友”身上获得了心灵的慰藉。

孩子终究是孩子

胖虎-小夫联盟的形成可能具有强烈目的性,也可能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谁知道呢?无论是哪种,仅仅是靠单方面的奉承肯定是不足以维持友情的,甚至说,那并不是真正的友情。

孩子之间是容不下这种虚假的情谊的,这一点藤子·F·不二雄心知肚明。这种结盟无非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在考验中突然瓦解,一种是在磨合中日益坚固。显然,胖虎和小夫属于后者。

看起来,这种友情只是在胖虎的胁迫下小夫不得不跟随他的结果。当大雄即将被不良少年殴打时,主动提出援助他的是胖虎;当拯救世界需要人潜伏入市区的时候,主动承担任务的是胖虎。小夫似乎只是在响应胖虎的号召而已,而这种响应还不见得是他心里乐意的结果。不过实际上,一旦小夫的积极性被胖虎调度起来,“黄金二人组”的力量就得以真正显现。

比如上面提到的潜伏入市区,小夫为此做了些什么呢?他一次次阻拦头脑简单的胖虎鲁莽行动打草惊蛇,他在食品工厂想出妙计寻找人质关押地点,他在被识破后夺取卡车飞机展开大逃亡……

尽管小夫仍常常用哆啦A梦的道具报复胖虎以泄心头之恨,胖虎更从未停止将小夫的玩具据为己有,然而在我们读者心中,这就是男人的友情啊不是吗?

而当二人的关系足够牢固的同时,他们对大雄也已不再仅仅是欺负与被欺负的关系。他们欺负他说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大雄没有显露出他们所谓的男子气概。因此当大雄的男子气概得以显现之时,二人联盟就变成了三人联盟。此时的胖虎俨然成了大雄的大哥,而小夫呢,自然就成了提供物资的唯一人选。比如大雄决定要离家出走,胖虎让大雄住在自己家里,而小夫则送来了晚餐。

没错,孩子终究是孩子,至少《哆啦A梦》中的孩子正是如此。

写在最后

“猩猩与狐狸”,这并不是我的比喻,而是藤子·F·不二雄本人的创造。

一个粗暴鲁莽,一个敏锐狡猾,这样的两人居然能成为铁哥们,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有人可能会说:作者设定他们为朋友,他们就必须成为朋友,不是吗?话虽如此,我更愿意相信,“猩猩与狐狸”的组合,存在于过去与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

《呼唤精灵的手镯》:融化暴风雪的爱情

《大雄的海底鬼岩城》:深海核爆背后的异色故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