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超能力魔美》:“有一点不可思议”的少女
文章
取消

《超能力魔美》:“有一点不可思议”的少女

对于看习惯了《哆啦A梦》的我来说,初次接触《超能力魔美》的体验并不愉快。当父亲的人体模特而不知害羞的少女,这种古怪的设定一度引起了我对藤子·F·不二雄的质疑。而匆匆看完第一遍,感觉虽然略显平淡,也并非自己想象得那么不堪。后来重拾这部作品,更是惭愧于自己对藤子的误解。第二遍、第三遍……每次阅读,都让我对它的喜爱添上一分。我想,这部作品对其他人来说应该也是越读越有滋味的类型吧!严肃与幽默的融合、浪漫与残酷的交织、纯真个性与复杂人世的碰撞,层层覆盖着藤子式“SF”的内核,带给人的是完全不同于《哆啦A梦》与《异色短篇集》的阅读体验。

简介

《超能力魔美》仅在一部杂志上连载,因此不存在《哆啦A梦》那样复杂的结构,时间顺序一目了然。并且,从连载开始起,就能发现藤子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长远的规划。比如,本作并没有在第一回结束后立即进入单元剧形式,而是花费了100余页的篇幅,将基础设定、人物性格、故事模式有条不紊地呈现给读者。这段时期内,魔美一方面挖掘着自己的超能力,一方面与高畑和夫发展着“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关系,一方面确定了自己的超能力该如何使用。而阅读过程并不乏味,因为一切都被巧妙地融入故事当中,让人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作品的世界。其中《还需要用功》是非常典型的一话,二十几页的篇幅、在寻常不过的日常场景,却一环套一环,信息量非常巨大。

通过最初的几话,我们了解到:本作的主角,佐仓魔美,是一名平凡的14岁少女,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超能力。经过内心的挣扎,她决心在不被人发现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超能力去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唯一知道她的秘密的是她的同班同学高畑和夫,依靠超高的智商成为她的得力助手。虽然剧情主要会集中于这两人身上,但魔美的父母也十分重要,尤其是父亲。对了,还有听得懂人话还能时不时卖个萌的爱犬甘宝……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设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平凡人获得超能力帮助他人,藤子本人的作品中就有《小超人帕门》等先例。并且魔美虽然使用的事超能力而非魔法,却难免让人联想到当年热门的魔法少女动画。然而《魔美》正是妙在赋予熟悉的“套路”新的内涵。

少女•超能力•社会

与帕门相比,魔美是孤独落寞的。她没有同样拥有超能力的伙伴,尽管和夫始终和她站在一起,但在现场大多只能是她孤军奋战;她也不能让人发现超能力的存在,连成为“蒙面超人”的机会都没有。给自己贴上“超能力”的标签,无异于昭示世人自己是异类。从此以后,戒备心会造成她与所有人之间的隔阂,甚至让她被整个世界孤立的同时遭受异样的眼光。当有事件发生时,嫁祸于她也十分容易。最后,她或许真的会像魔美父亲说的那样,成为大众追杀的目标。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帮助他人,最终不被人认可反而遭人敌视,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悲剧。

这部作品中多次出现魔美被怀疑拥有超能力结果备受折磨的情节。《魔女魔美》一话中,魔美被冤枉每天窥视别人还写信恐吓,受到所有人的排斥;《被觊觎的魔女》中,两位太太在没有掌握魔美任何“罪行”的情况下就称之为“妖怪”和“敌人”。

但这并不代表这部作品沉闷压抑。魔美虽然时常会为自己身份暴露而烦恼,但她使用超能力帮助他人的决心始终不变。她的性格天真无邪,纯粹得像个刚懂事的孩子。作为“类大雄”的主人公,她身上自然存在粗枝大叶、意志薄弱、容易急躁之类的缺点,但她内心保留的纯真的善良,也并不逊于大雄。虽然知道了各种各样的风险,但在明知自己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情况下坐视不管,她心理上无法接受。到了后来,她甚至获得了感知他人求助信号的能力,并因这件事影响到她的生活而苦恼不已。但以女超人自居的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在收到信号的第一时间出动,只为毫无回报地多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怎么能对需要帮助的人坐视不管?怎么能对身边的不合理现象视而不见?这种无法抗拒的、与生俱来的动力,藤子在许多作品中都曾赞赏甚至讴歌。《哆啦A梦》中那句不朽的名言:“为他人的幸福而快乐,为他人的不幸而伤心”,大抵说的是同一回事。

想想《鸟爪超人》,再回头来看《魔美》,真是再美好不过了。超能力者是这样可爱的女孩子,我们不用担心她鬼迷心窍用超能力牟利或是在坚持“正义”的过程中丧失人性,只会担心她哪次行动不小心暴露踪迹。然而,也正因为魔美是个毫无心机的女孩,每次她要孤身一人挑战社会黑暗势力都会让怜香惜玉的读者们捏一把汗。在此过程中,魔美被闪过耳光、被绑过架、遭受过性骚扰……藤子应该是刻意为之,让纯真美好的心灵与错综复杂的世事发生碰撞,其中似乎蕴含了一种个体力量微小的无力感

比如《黑手》一集,妻儿先后因车祸而死的男人失去理智成为杀人机器,决心杀死刚从监狱释放的肇事司机报仇。几经波折后,魔美与和夫总算救下了司机的命。然而,孩子的命如何补偿?男人心灵的伤口如何愈合?如何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故事中没有给出答案,也不可能给出答案。

在《哆啦A梦》中,五人组往往能拯救世界,让整个文明的所有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小超人帕门》中,搞怪的坏人们被帕门打击成一盘散沙,帕门开始怀疑巡逻的意义。而《魔美》毕竟是面向更高年龄层次读者的作品,虽然不能像异色短篇那样深刻地揭露社会黑暗面,但也更立足现实、反映现实。数十个故事中,除了一般的犯罪,很大一部分是社会问题的缩影。藤子对这些问题点到为止,即使结局看上去欢乐温馨也只是表象。魔美解决问题的方式很难触及其本质,而这所谓“本质”或许正是藤子给读者留下的思考题。

《黑手》一话里,撞死男人小孩的就是颇具日本七八十年代特色的飞车党的一员。故事花了一面的篇幅展现这些年轻人的心态:

《学园黑色地带》中,面对不良少年组成的“应援团”,魔美用超能力使他们自相残杀,终于算是解决了事件。但是,和夫在此前曾秘密采访应援团成员、号召新闻部一同报道此事、上报校长,最后决心牺牲自己以取得确实的证据……他做的这些难道都白费了吗?当时的日本校园有多少这样的“应援团”,可又有多少像和夫这样能挺身而出的学生呢?如果和夫的方法尚且不行,那么现实中存在的“学园黑色地带”又如何消除呢?

说到和夫,他在整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魔美是感性的代表,那么和夫就是理性的象征。他能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冷静分析问题,不仅经常帮助魔美制定作战计划,而且有时能凭借智慧解决魔美的超能力都无法解决的事件。当然,理性不意味着冷漠,魔美那“爱管闲事”的个性,和夫身上同样具备。而且相比能够使用超能力的魔美,作为普通人的和夫面对危难所做的一切或许更接近藤子对少年们的理想。当魔美过于善良而显得“圣母”的时候,这一点体现得格外明显。为了让一名男子摒弃自杀的想法,魔美竟然下定决心把自己当作礼物,同意留在他身边陪伴他。听闻此事,和夫径直冲到他的家中,先大声斥责他对魔美说的话,后苦心规劝他不要自杀。而男子最终被他和魔美竭力拯救素不相识之人的人性光辉所打动,放弃了自杀的想法。

就这样,在两人一次次解决事件的过程中,我们以14岁少女与少年的视角,怯怯地观察这个暗流涌动的社会。我们与两人一样无法完全理解这一切,可我们能够明白的是,这个世界并非少年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而少年们必将怀着忐忑步入这个残酷的世界。勤恳工作了半辈子,为享受生活而盗公款逃走的小职员、梦想在黑帮出人头地,却被卷入复杂斗争的少年、一度红遍半边天,却因无法接受失败而落魄潦倒的歌手、因钱财被骗而憎恶世界,在酒精中麻痹自己的父亲、顺利考入一流大学,却看到自己成为社畜的未来而丧失生活希望的学生……这个世界中有无数这样的普通人,被生活、被社会压得喘不过气——或许我们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可《魔美》仅仅是在反映社会的黑暗吗?若是如此,那魔美成功解决事件又有何意义?其实我们应该注意到,魔美的超能力只是解决事件的要素之一。另一大要素恐怕会让人觉得空泛而俗套——那就是人性。《魔美》中不乏误入迷途者因受到感动而找到生活方向的情节,这是一种人性之美,而能唤起它的也只有人性之暖了。如《超能力圣诞节》一话中,为了满足小女孩的圣诞愿望,魔美办成圣诞老人与和夫一起到她家举办了圣诞派对。小女孩的父亲本来已经对人性失去信任,但在看到这一幕时才意识到,这个充斥着虚伪的世界上仍然存在真诚、容许幻想。

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藤子创作这部作品时的矛盾心理。他对社会的阴暗面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不想给少年们灌输鸡汤,对现实世界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他同时不愿放弃对人性的希望,并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之所以说“但是”,是因为这也只是一种执念而已,而魔美和和夫就是这种执念的寄托。在他笔下,魔美每一次的善举并没有感天动地的力量,但能给人带来一点点温暖,甚至帮助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其实已经足够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一点点”。

不魔幻的“魔女”

其实,“反映现实”只能部分概括《魔美》的主题。与藤子系其他作品一样,《魔美》的故事模式并不是单一的,魔美所做的不光是在危难中救人,即使救人也不一定会涉及现实问题。实际上,这部作品花费了大量篇幅描绘魔美日常中的喜怒哀乐,出现了不少温馨的日常小剧场。其中魔美与和夫的感情线上就诞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之所以有趣,是因为魔美与和夫的个性部分互补,部分却产生了强烈冲击。

很多时候,两人的关系看上去就是亲密的朋友。解决事件的过程中两人共同行动,平常的时候一起回家、到对方家里玩,偶尔还会一起去写生。但两人都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更何况和夫是魔美唯一能透露超能力秘密的人,因此互相有好感很自然。但不同于其他作品中朦胧、青涩、唯美的校园恋情,《魔美》中的这份感情乍一看并不浪漫,但却有着独特的趣味。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魔美的个性决定的。在我们的印象中,少女往往与“羞涩”联系在一起,但魔美完全没有这一意识。她单纯到了极点,不仅被和夫看到以自己为模特的人体画也一脸坦然,甚至在发现和夫偷偷想着自己的裸体时反过来劝导他。

更重要的是,魔美的单纯带来了她热情奔放的行事风格。她想要与人亲近、体贴他人,却往往不懂得保持距离。《名画与鬼爸爸》中,和夫与她一起看画,她不知害躁地捏他的耳朵、挽他的手,察觉到他面红耳赤时还主动摸他的额头、喂他吃药。这些亲昵的小动作,读者看到自然觉得有趣有爱,但对于腼腆的和夫来说,幼小的心灵怕是遭受了强烈的冲击。或许觉得有些过火,藤子在后来的作品中也弱化了魔美的这一个性。但偶尔,我们还是能看到魔美热烈地拥抱和夫后他惊慌的样子。

当然,两人的关系中和夫也很重要。他木讷迟钝,什么话都直言不讳,还喜欢较真话语的严谨性,一点都不懂讨女孩的欢心。而且和夫一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很难自拔,疏于考虑他人的感受。魔美要过生日他居然都会忘记,看到魔美生气了也不知道如何赔罪,只管自己“喜欢甜的东西”。但另一方面,和夫总能在魔美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给予她关心和信任。当所有的人都听信谣言说她是偷窥狂的时候,只有和夫毫不迟疑地表示相信她,还帮她出谋划策。

除此之外,他的勇气与责任感也担得起男子汉的称号。在《春天之狗》中,当两人被野狗围攻,魔美又因给伤者输了血而极度虚弱的时候,和夫拿起木棒,拼了命也要保护她。平日里挺着肚腩憨笑、毫无英俊可言的和夫,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在自己害怕不已时为保护他人而搏斗,让我觉得他在所有藤子系男主角中最具魅力。

不得不说藤子对这种“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关系把控得非常好,作品中有不少让人会心一笑的场景,却没有到露骨的地步。魔美会幻想着自己与和夫结婚后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和夫会脱口而出“把魔美还给我”这样的话又偷偷脸红。两人之间没有说过一句情话,也没有做过什么超出朋友关系的事,是一种属于青春期的、不掺杂任何情欲成分的美好关系。每当看到两人走在一起时,都会有种安心、踏实的感觉。

另外,藤子对魔美的家庭描绘得也非常充分。

魔美家是藤子系中少见的双薪家庭,母亲在一家报社工作。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藤子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识变化。这样一来,留在家中时间较多的反倒是当美术教师的父亲。

这位父亲实在缺乏作家长的威严,但作为画家具有强烈的艺术家气质。自己的画作卖出之后,他会像个孩子一样兴高采烈。而在教育方面,什么问题面前他都能保持乐观放松的心态,跟女儿在一起的时候丝毫没有家长架子,无所顾忌地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自然,他也不会望女成凤,暗损魔美时从不觉得不好意思。

当然,我并不是再说魔美的父亲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魔美遇到困惑时总会向他询问,而他也总能给出有价值的回答。事实上,魔美父亲作为阅历、知识远超少年的成年人,他的言论一定程度上能代表藤子的所思所想。

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气氛也相当温馨。夫妇俩很有默契,对待女儿都是宠爱之外开开她的玩笑,相互之间的谈话流露着恩爱。藤子还专门创作了《下雪的街道》一话,讲述两人从相遇到相恋的浪漫爱情故事。

《魔美》如此重视日常细节,是藤子“SF”风格的一种反映。“非日常”的一面必有“日常”的一面作支撑,才能达到“有一点不可思议”的效果。少女运用超能力救人于水火之中,这是非日常;少女睡懒觉上学迟到、和朋友一起上山写生,这是日常。《魔美》的大部分故事,其实就是从日常走向非日常,在两者间穿梭之后回归日常的结构。虽然《哆啦A梦》、《小超人帕门》风格也大略如此,但《魔美》每个故事有二三十页的篇幅,是前两者的两到三倍,发挥的空间自然更大。况且《魔美》作为以少女为主角的少年漫画,浪漫色彩更浓厚,突出“SF”中的日常魅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One More Thing…

上面的分析从“SF”的两个方面展开,为所有藤子系作品所通用。而最后我想聊聊魔美做人体模特的事——这是本作最特别也最引人注目的设定。永井豪甚至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我相信《超能力魔美》的魅力因裸体场景而倍增,已成为魅力闪耀的佳作。

那么,为什么藤子·F·不二雄会作出这样的设定?根据永井豪的说法,当时自己的《无耻学园》人气高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编辑因此要求漫画家创作色情漫画迎合市场。这一风潮也波及了藤子·F·不二雄。尽管他本人持有“不想在少年漫画中表现女孩的性感”的想法,但编辑方面却作出强行要求。我们尚不清楚藤子是否接受了这一要求,不过《魔美》或许就是这个过程中妥协的产物。

虽然创作背景如此,但魔美的裸体频繁出现却并不让人感到色情,反倒给人以纯净、轻松之感。科幻作家小松左京曾作出这样的评价:

……在此我要说明,藤子·F·不二雄先生以儿童漫画笔触所勾勒的魔美裸体,虽然有隆起的温润胸部,但却一点都不猥亵。有点年纪的我,将《超能力魔美》全九集放在书房中伸手可及的地方。深夜工作疲累时,我会随手抽一本起来重新翻阅。突然想起“为什么我会做这种事啊?”,我试着再次思索,才明白自己是被洋溢在这部作品里的那份纯真可爱又直率的“未成年情欲”所吸引。

话先说在前头,我绝对没有恋女童癖。我从未想过要偷窥女孩的裸体或她们更衣时的情形。在该作品中所呈现的是一种娇柔的情欲,这股情欲中飘荡着由“女童”蜕变为“女孩”,却又马上要变身为“少女”的氤氲,而我终于明白我所享受的是一份思绪,是一份爱怜那朵在情欲中即将绽放的花蕾香气的思绪。

永井豪也说:

魔美的裸体很可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完全不能和色情联系到一块。

这种纯净感主要来源于魔美纯真少女的形象——或许将魔美设定为这种极端性格正有此意图。而藤子在创作时也格外小心,魔美与和夫的感情是整部作品所要表现的一大重点,和夫却从未见过魔美的裸体,反倒是魔美看见了几次正在洗澡的和夫。这使得整部作品几乎没有性暗示,裸体往往只是与艺术联系在了一起。

《魔美》中有《魔美是女主角?》一话,讲述的是电影研究会的学长事先知道魔美的模特身份后邀请她作女主角,以艺术之名要求她裸体出演,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同学的欲望。从中我们可以一瞥藤子对于裸体、艺术与色情的态度——他将《魔美》与那些伪装成艺术的色情作品划清了界限

结语

《超能力魔美》这部作品还有更多值得探讨之处,但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作一点粗浅的介绍。相比“走量”的儿童漫画,藤子的少年漫画往往走的是小规模的精品路线,而《魔美》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所有单行本都收录了全部的61个故事,可见藤子本人对这部作品多么喜爱,多么有自信。

或许是由于不符合当时的漫画潮流(1977~1983),《魔美》连载时的人气并不高,但高质量的动画使其在动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我相信,真正优秀的作品是不会永远被埋没的。我写下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哪怕能多那么一个人能体会到这部作品的魅力。

希望这个天真活泼的红发女孩,永远在我们的视野中闪耀。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

胖妹还是静香?大雄的未来婚姻之谜

“走向世界”的《哆啦A梦》(上)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