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与TomorrowDA的合作作品 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新恐龙》马上就要与大家见面了。作为《哆啦A梦》五十周年纪念作品,本作也饱含着制作者们对于这部陪伴了人们五十年的作品的敬意。 那么,对于一部有着五十年历史的作品,你对于《哆啦A梦》有哪些了解呢?在这里我们整理了三十条你可能不一定知道的冷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基础篇】 《哆啦A梦》的作者只有一人,那就...
这些火遍网络的哆啦A梦表情包,你知道出处吗?【第二辑】
上一次的文章得到了不错的反响,也有很多朋友在知乎和b站留言希望找到另一些表情包的出处。我从中选择了几张赞数较高、我自己也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表情包,继续来与大家一同探寻这些灵魂吐槽的源头。 这种情绪怎么还能学习,干脆先玩吧.jpg 这句话有任何毛病吗?没有啊!就好像我现在这种情绪也没办法写文章,干脆先咕了吧……玩笑归玩笑,大雄这句话简直是完美解释了我这种拖延党的心理,每次我看到这...
这些火遍网络的哆啦A梦表情包,你知道出处吗?【第一辑】
曾是许多人美好童年回忆的哆啦A梦,或许如今已鲜有人去关注,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似乎都成为了过去。然而,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以另一种特别方式活跃在网络上——表情包。时不时窜出的名台词和简单却表现力极强的画风,让哆啦A梦成为了表情包绝佳的来源。如果有心收集的话,你甚至能像 @五犬 老师这样,在回答任何问题、发任何动态的时候都配一幅不一样的表情包: 当你被这些表情包逗乐时,你有没有好奇过它们的...
《哆啦A梦大长篇》:逃离日常,一起冒险
《哆啦A梦》的短篇与大长篇都是这部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对应着藤子·F·不二雄老师所坚持的“有一点不可思议”风格的两个侧面。如果说短篇是将幻想融入日常的话,那么大长篇则侧重于幻想的一面,着力描绘非日常的冒险。短篇与大长篇在这一点上是和谐统一的,因此我不太喜欢将短篇与大长篇割裂开来,更愿意视之为同一作品。 看起来《哆啦A梦》大长篇对于藤子这位以《哆啦A梦》、《小鬼Q太郎》这样的“生活系”漫...
《哆啦A梦》中的校园暴力
小时候,父母和老师都好像距离我们很遥远似的,然而欺侮弱小的孩童却无处不在。 童年时期的藤子·F·不二雄身体瘦弱,性格胆怯,又早早失去了父亲,因此成为了校园暴力与欺凌的不二目标。或许是受这段童年经历的影响,他笔下的作品也往往会出现校园暴力的情节。面对胖虎蛮横无理的殴打、小夫阴阳怪气的排挤,那个什么都做不好的少年——野比大雄,就像藤子的化身一样,承受着委屈与不甘、愤怒与仇恨。如果不是有...
“走向世界”的《哆啦A梦》(下)
感谢 @舒服斯基 对文章中引用的西语资料提供的翻译支持! 首先跟大家说一声对不起,我自己也没想到这篇文章居然能咕10个多月!实际上这段时间我一直没有忘记,只是诸多困难让我退缩到了现在。尽管成品已经呈现在大家眼前,但美国部分以外的地区信息比较单薄,还请大家谅解! 美国 想把本国文化输出到美国这样的文化大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本动画虽然60年代就被引进美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第一...
哆啦A梦迷的圣地:藤子·F·不二雄博物馆游记
自诩为哆啦迷、藤子迷的我,来到日本后的首选目的地,自然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圣地——藤子·F·不二雄博物馆。 “被哆啦A梦包围”的感觉,从走出JR登户站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车站外的小花坛中间,摆放着小巧的哆啦美铜像——据说在车站的另一边还有哆啦A梦与其他人物的雕像,可惜我没有看见。远处传来汽车运行的嗡嗡声,扭头一看,原来是印满了F组角色的博物馆穿梭巴士。我所见的这辆巴士是哆啦A梦主题的,通体蓝色,...
《大雄的月球探险记》影评:想象力创造未来
深夜时分走出电影院,只见倾盆大雨从高楼大厦的缝隙间流注下来。抬头一望——没有月光。其实,我真的很想看见那轮或是那弯明月,向这闪耀的星体背面居住的月兔与露卡一行人致意。 但是没有关系,《大雄的月球探险记》这部作品已经将我与五人组在月球上冒险的经历永远联系在了一起,而这,就是想象力的力量。 回味起观影的两个小时,一幕幕印象深刻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精彩而严谨的剧情充满了对原作的致敬,诸多...
作为哆啦迷的辻村深月——《电影哆啦A梦 大雄的月球探险记》之脚本
本文为与TomorrowDA的合作作品,独家发布于Anitama。 【原文链接】 第 31 回梅菲斯特奖、第 32 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 147 回直木三十五奖、第 15 回书店大奖……成为这些奖项得主的辻村深月,可以说在通俗文学方面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在日本推理小说界也获得了一席之地。然而一步步向文学世界的更高处进发的辻村深月,却同时“不务正业”地担任了电影的编剧,这部电影还是...
怀旧与尝新——《电影哆啦A梦 大雄的月球探险记》之回顾
本文为与TomorrowDA、燃烧的南瓜的合作作品,独家发布于Anitama。 【原文链接】 2016 年 7 月 22 日,全国各地的电影院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带着哭腔的声音——“哆啦A梦”。 两个月前,电影上映的消息的可靠性还受人质疑;十四个月前,3D 哆啦A梦成为席卷全国的符号;九年以前,《哆啦A梦》系列电影在中国大陆也有着昙花一现的辉煌……而现在,我们正期...